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法治:观念先行/卓泽渊

时间:2024-06-18 02:27:0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4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法治:观念先行

检察日报2000年07月20日
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法治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
。法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治观念内
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治对于人们的观念的要求甚高,没有良
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也不可能有真正法治的建立。然而,要确立法
治观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远比一种制度的颁行或机构的
设立更为困难。
  法治观念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人们头脑深处根深蒂固的非法治观
念的排斥。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非法治观念被清除的过程。
因为,在法治观念形成之前,人们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一无所
有的,而是为其非法治的观念占据着的。新的法治观念只有在清除旧
的非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非法
治观念更为深厚,“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
人的头脑”。
  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可能为人们漫不经心的错误所妨碍,它需要法
治主体的理性认知。以理性的思维来对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于具有
非法治观念的人来说,是特别难以办到的。有时,我们这些专门从事
法律教学和研究的人尚且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留恋人治,表露出人治的
意识,对于社会一般的民众就更可想而知。因为一些非法治的观念会
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并在不经意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
们法治建设之中的许多错误,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是对
法治观念缺乏理性认识,在惯性思维影响和作用下非法治观念的结果。
  在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度建设法治,非法治的观念的存在形式往往
既是大众的,也是潜在的,这就为观念的改变构设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观念是大众的和潜在的,也就注定了改变它的艰巨性。对于改变这
一现实,我们的法学学者往往过于迫切,我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其实,社会法治观念的形成并不会因我们心情的急切而得以加速,
只有踏踏实实地为法治鼓与呼,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眼看落后的非
法治观念而又无法改变,这可能是法治进程中法学工作者必须经历的
痛苦,但是我们还得奋力前行。法治并不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化为现实,
但一定会因我们的行动而逐步地向我们靠近。塑造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是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协调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协调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运行[2010]26号


2010年春节即将来临,为做好春节期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相关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组织好节日期间工业生产运行。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做好节日期间生产安排,科学安排煤电油气生产,确保连续性生产企业生产安全平稳有序,确保节日期间重点消费品生产供应。加强便民服务促进通信消费。春节过后要认真组织好春耕备耕物资生产,及时跟踪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二、认真做好节日期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对节日期间连续性生产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跟踪了解,要重点关注涉及居民生活和公众利益的重要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及时发现并会同有关部门解决好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各单位要及时掌握春节期间本地区工业运行情况,形成节日工业运行动态,并于2月2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三、强化煤电油气运保障协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优先保障节日期间涉及居民生活和公众利益的重要部门、单位用电、用煤、用油、用气需求的基础上,要把电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运行、春节物资生产供应、甲型H1N1防控药品生产等需求放在保供的优先序列。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在重点保煤炭运输同时,统筹安排好重要生产物资和节日消费品运输。

四、做好工业通信业应急协调。认真落实《关于应对今冬明春灾害性气候做好工业应急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工信部明电〔2009〕14号)和《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电信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电管函〔2009〕591号)等要求,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药品生产、储备和调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强化民爆安全生产,做好通信保障,针对春节特点进一步细化各项应对措施和预案,妥善应对处置节日期间各类突发事件。

五、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重大事件按程序要求及时上报。

联系电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值班室:010-68205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010-68205268 68205285

heyaqiong@miit.gov.cn menghongling@miit.gov.cn

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区县卫生、中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区县卫生、中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




各区县财政局:
为了加强区县社会保障卫生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推动区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将《区县卫生、中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发给你区县,请遵照执行。

附件:区县卫生、中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支持区县卫生、中医事业的发展,市财政局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每年为区县安排必要的专项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使各区县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为加强对卫生、中医专项经费的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现就区县卫生、中医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
费)的申报、使用和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各区县财政局每年在保证本区县各医疗单位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如确需向市财政申请专项经费补助,将具体项目申请计划报市财政局。为便于安排经费,需申请专项的区县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将申请计划报市财政局,对逾期未报的区县,市财政局将不再安排本年度专项经费。
二、凡向市财政申请的专项资金的区县,应在申请报告中写清用款理由、计划规模、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事项。市财政局对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根据工作任务、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的可能,并按照“集中资金,重点使用”的原则予以安排。本年度专项经费的安排不以上年度安
排数额作为基数。
三、审定后下达的卫生、中医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
1.对于下达的区县专项经费,市财政局参考有关部门的意见并提出分配方案,按照项目予以安排。
2.各区县财政局应按照市财政安排的专项经费数额,与各区县主管部门签订“专项经费使用合同书”,合同中要按项目写明具体分配计划、完成时间等。合同签订后,报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备案,市财政局在收到各区县的“专项经费使用合同书”后,办理下达预算指标的通知。
3.各区县财政局在收到专项经费后,应严格按“专项资金使用合同书”和专项资金分配意见及时、足额拨付经费。
4.年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有关部门根据各区县所报项目完成计划联合组织检查资金的落实情况。原则上当年安排的资金要在当年按项目落实,对当年确不能完成的项目,各区县财政局要向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说明原因,经同意后其经费可结转下年使用。
5.对虚报冒领、不按专项资金分配计划进行资金挪用和由于主观原因造成项目延期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区县,市财政局将暂停审批专项资金。
四、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五、本规定由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负责解释。



1998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