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1 22:30:1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2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


二OO六年二月六日

东政发〔2006〕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东营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印发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东营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办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市政府预算内资金、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统借贷款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市审计部门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全过程跟踪审计。
  市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管。
  市发展改革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批准的投资计划、投资概算及调整、资金拨付、招标方案和建设程序,实行全过程监督。
  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税务、环保、金融等有关部门、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
  第四条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二章审计内容
  第五条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项目的概(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审查的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
  第六条审计部门应当对重点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隐蔽工程施工记录、项目变更签证、设备材料采购合同及清单等重点环节,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重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中涉及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发展改革部门的变更批准文件,在项目变更前告知审计部门,由审计人员现场勘察、测量、确认工程量。现场当时无法确认的,实行过程跟踪,由审计人员对建设、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共同签字的变更签证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
  第七条审计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审计,应当确定建设单位(含项目法人)为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可以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实施审计。
  第八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的审计,应当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对以下事项实施审计:
  (一)建设项目的类型、规模、内容、标准、投资概算及调整与计划批复的一致性;
  (二)建设项目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与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招标方案的一致性;
  (三)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的合法性、有效性;
  (四)建设项目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工程承发包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
  (五)建设项目设备、材料等物资采购和管理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
  (六)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合法性、真实性;
  (七)建设项目的资金支付与项目施工进度的一致性;
  (八)建设项目的税费扣缴、基建收入的核算、分配的合法性、真实性;
  (九)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报表、财务决算说明书、交付使用资产总表的合法性、真实性;
  (十)建设项目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债权债务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
  (十一)建设项目的结余资金与尾工工程的真实性;
  (十二)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单位的以下事项实施审计:
  (一)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计取的合理性、正确性;
  (三)工程费用构成、取费比例、工程费用结算汇总的准确性;
  (四)转包工程和工程款领取的合法性;
  (五)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以下事项实施审计:
  (一)项目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及与批准规模、标准的一致性;
  (二)勘察、设计、监理的资质合法性及收费合理性;
  (三)监理工作质量;
  (四)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对政府投资项目设备、材料的采购、供应单位的以下事项实施审计:
  (一)设备、材料的供应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二)设备、材料价格的合理性;
  (三)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审计程序
  第十二条发展改革部门应当组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概算进行审查论证,论证通过后批准执行。
  第十三条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应当约定由审计部门对工程造价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四条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30日内,将竣工结算报告及有关资料报财政部门审查。
  财政部门依据批准的投资概算,对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查。对竣工结算报告金额在500万元以下、500万元至2000万元、2000万元至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在20日、30日、45日、60日内审查完毕。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将财政部门已审查的竣工决算报审计部门,并提供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关的工程结算书、图纸、合同、变更签证等资料。审计部门实施工程决算审计,应当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建设单位应当对提供资料的真实、完整情况作出书面承诺,不得转移、隐匿、篡改、伪造或者毁弃。
  第十六条审计部门通过审查工程预算、结算和财务资料,监督盘点有关资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提供证明的单位、人员应当签字、盖章。
  第十七条审计部门自收到财政部门审查的的结算书和相关资料后,对竣工结算报告金额在500万元以下、500万元至2000万元、2000万元至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在20日、30日、45日、60日内审计完毕。审计结束后,一般应当在10日内出具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和竣工决算审计报告,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第十八条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第十九条审计部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应当在10日内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决定,并送达被审计单位。
  第二十条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审计决定。
  第二十一条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查审计完成之前,项目建设资金拨付比例不得超过70%。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依照《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由审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以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本人三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超出批准规模、标准建设的,依照《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由审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以超出规定规模、标准投资额10%-50%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对转移、侵占和挪用的建设资金,由审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收回,进行经营活动的收缴其经营收益;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工程价款结算中多计的工程款应当予以调整。已办理结算的建设项目,依照《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由审计部门对设计、施工等单位违反规定多收取的建设资金予以收缴,可以并处多收取费用金额5%-10%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法收费、集资、摊派等侵蚀建设资金的,由审计等有关部门予以制止,追回侵占资金,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
  (三)隐瞒审计中发现问题的;
  (四)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审计决定的,由审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司法改革的目标和界限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始打破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实施改革开放,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整个国家生气勃勃,综合国力在世界上有了明显提高。改革在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逐渐深入,改革这个词成了各级领导干部常常挂在嘴边的热门词汇,并且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在实践中创造发挥,大胆破旧立新,在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负面作用。一些干部把自己不合常规的做法都称为改革,利用改革之名任意打破原有的规章制度,借改革之名冲破规章制度对自己的约束,任意制定新的制度,使得一些地方和部门成为一把手为所欲为的天下,也使一些干部在大浪淘沙的改革中逐渐蜕化,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改革要健康发展,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新的制度,破除旧制度只是建立新制度的手段,绝不能本末倒置,把改革作为打破一切约束的借口。任何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只有有序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改革必须有不容随意打破的界限,在以稳定、严谨为基本特点的司法领域尤其如此。
司法制度以程序严谨为基本特点,任何不符合程序规定的司法行为都被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行为。如果在司法工作中随意破旧立新,不受既定程序的约束,就会使法律失去威严,国家失去控制,人民无所适从,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当然这并不是说司法制度就不能改革,而是要求在司法领域中的任何变动都必须慎之又慎。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司法制度更加严谨科学,程序更加稳定,使司法制度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法律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的法律秩序。简而言之司法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法治国家。司法制度的稳定性必须要求对有资格进行司法改革和制定新制度的权力主体严格限制,不能有太大范围。
但中国的现状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党委、人大、司法部门都可以制定本地区在司法领域中的规章制度,自己决定立案范围、办案程序,制定法外之法。这一现状使国家制定的统一的法律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面孔,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违背了党和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为个别地方实行人治打开了方便之门。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在现代西方的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由中央统一行使,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中央制定的法律在全国有同样的效力。地方没有权力制定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司法部门独立于地方之外,各地方部门都没有权力干预本地区的司法工作。但是中国的制度却有独特的特点,司法机关隶属于各地方权力部门,向本地区的权力部门负责,受地方权力部门领导。这使得各地方有相对独立的司法体系,这一点上似乎与西方的联邦制更为相似。但和联邦制不同的是,各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由中央直接控制的,所以整个国家在地方所有权力集中于一体,各地方这种集中权力的控制权掌握在中央这样的体制下仍然维系着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它和西方单一制的区别是,中央权力通过一条线控制各地方权力,地方的不同等级之间都是这种单线式的控制,地方权力机关拥有控制本地区一切方面的权力,而地方的司法机关首先对本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并不直接向上一级司法机关负责。而西方的单一制则是中央通过司法、行政多条线控制地方,地方没有一种集中的、能够掌握本地区所有方面的权力。两者相比较,后者能够更有效的维护整个国家的有序和稳定,而前者实际上是封建权力体系的延续。封建时代的中国,各地区的封疆大吏在本地区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一级的官员对上一级负责,在本地区统一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没有独立的司法系统。这是中国司法改革所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
无论是否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权力的分工和制约都是必须的。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体制之下,司法和行政部门、立法部门也是必须有分工界限的。司法和行政部门向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作,并不表示人大可以代替司法和行政部门行使司法和行政权力,否则也没有必要设立司法和行政部门了。实际上,由于人大是一个由众多代表组成的集体机构,它所拥有的最高权力是一种集体权力,所有权力要由代表投票表决后才能行使,也就决定了人大无法行使行政和司法的具体工作,只能对行政和司法的整体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换句话说,中国的所有权力属于人民,并不表示所有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就不需要设立国家机关了。
地方人大对本地区司法工作的领导实际上在现实中有不少负面作用,它对国家的司法统一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例如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河南省人大对洛阳市法院审判工作的干预事件,因为某法官适用了国家法律而没有适用该省人大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法规,就此触怒了人大的个别领导,居然以人大的名义未经人大表决通过就命令河南省法院处分该法官,最后该法官被取消了审判资格,也就是被取消了审判权,今后没有资格再办案了。在这种现状之下,我们如何要求法官忠实于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呢?权力对法官的控制是现实的,法官也是人,他们不可能不顾及自己的生存权,为法律献身,把自己微弱的躯体粉碎在强大的权力之下。
实践证明权力的分工和制约是有科学道理的。司法公正必须要求保障司法机构的独立性,特别是司法者自身地位的独立性,在人身保障和物质保障上都要有充分有效的制度支持。不能保障自身安全的法官是绝对没有能力去保障别人的正当利益的。西方国家的法官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保障,中国的法官在这个方面差得很多,中国司法的权威性也就差了很多。司法容易受到干扰、判决执行难都是因此所致。法院和法官只应服从于已制定的法律,权力机关的领导权在于制定约束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法律,而不能是在各个方面直接控制司法者。没有限度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就被消灭了,这种权力是野蛮社会的标志。
司法制度是不能轻易变动的,对司法的改革同样要有严谨的程序,对司法工作中的每一点变动都应该受到严格约束。司法改革的权力必须限制在最高立法和司法机关,因为我们通常说的司法改革指的是司法机关内部进行的改革,要保障改革的稳定性,改革措施的制定者必须限制在最高司法机关。不能由地方司法机关拥有对法律进行改革的权力,即使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是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最高司法机关所进行的改革措施也只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而不能越出法律之外。
不少地方制定有自己在司法上的特殊规定,比如某些案件司法机关暂时不受理,某些影响重大的案件要由地方党委研究决定后法院才能判决。还有地方规定,对某一级别以上的干部的违法犯罪,要由地方党委集体或者常委的同意才能立案调查。地方制定这些规定对外的理由往往是出于保持地方稳定或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表面看似乎无可指责。但是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干扰已制定的法律的实行都是不能允许的,为了一时一地的稳定或经济利益而破坏法律的权威,会使整个国家在长时期里造成混乱并阻碍经济的长远发展。另外有些司法机关甚至其内部机构制定了一些规定,在法定程序之外规定案件调查审理的审批程序,或者在法定审判机构之外设立其它机构领导合议庭的审判工作。相对于来自司法机关外部对司法权的干扰,司法机关内部的干扰更加直接,并且往往被忽视,在很多时候,这种行为甚至得到肯定和鼓励。这些行为都是对国家司法程序的破坏,在西方法治发展历史较长,司法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这些行为都属于妨碍司法公正的犯罪行为,但在我国却缺乏对这些行为危害性的充分认识,这也是由我国一贯重实体轻程序的痼疾所造成的。
改革给国家政治经济带来欣欣向荣的局面的同时,也使国家的一些方面出现了混乱无序的不利局面,这并不是改革的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只要通过谨慎合理的制度约束,就能控制改革打破旧制度造成无序导致的混乱,维护改革的稳定健康发展。司法改革作为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维护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司法改革必须有严格的制度约束,有序进行,绝不能蜂拥而上,人人都可以制定司法改革措施。要通过严格的程序给司法改革划出明确的界限,明确谁有权力制定改革措施,哪些方面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把制定更加科学、更加严谨的司法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目标,法律制度严谨、明确,对非法和合法划出明确的界限,这是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要求,也是以法律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还是法律起到预防犯罪目的的要求。


王春峰email:springlord@yeah.net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电力部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1995年2月14日,电力部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考核机构
第三章 考委会职责
第四章 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能
第五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六章 考核
第七章 资格证书及有效期
第八章 附则
附件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复试)申报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我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及有关规定,为提高电力系统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保证检测质量,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为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和涡流(ET)等五种。
第三条 凡从事电力设备安装、检修、修造、监检中的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本规则进行资格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等级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

第二章 考核机构
第四条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由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考委会)负责进行。
考委会分为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部考委会)、电业管理局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网局考委会),省(市、区)电力局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简称省局考委会),除部考委会外,其余考委会需经上一级锅监委批准。
第五条 各级考委会受同级锅监委的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考委会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考委会的组成
考委会委员由各级锅监委聘任。部考委会委员一般不少于25人,网局考委会委员一般不少于9人,省局考委会委员一般不少于7人。委员中无损检测专业人员不应低于80%。部、网局考委会中的无损检测专业人员应是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省局考委会中的无损检测专业人员应是Ⅲ、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其中Ⅲ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应少于3人。

第三章 考委会职责
第七条 部考委会
1、负责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2、组织制订、编写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大纲、考核实施细则、习题集、培训教材、考核制度及建立试题库等;
3、接受部锅监委交办的工作;
4、指导网、省局考委会的工作。
第八条 网局考委会
1、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2、接受网局锅监委交办的工作;
3、指导省局考委会的工作。
第九条 省局考委会
1、负责Ⅰ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2、接受省局锅监委交办的工作;
3、经部锅监委批准的直属省(区)局单独或联合成立的考委会可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

第四章 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能
第十条 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所持证书级别相符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十一条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按照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独立进行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应熟悉无损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能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独立进行无损检测工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培训、指导Ⅰ级无损检测人员。
第十三条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根据有关的规程标准确定检测方案,编制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对确定的技术和工艺文件负责;审核签发检测报告,解释检测结果,仲裁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的技术争议,培训、指导Ⅰ、Ⅱ级无损检测人员。
第十四条 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无证人员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从事辅助性工作。持证人员对被指导的无证人员的安全和工作质量负责。

第五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十五条 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申报表,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锅监委。
第十六条 报考人员的条件
1、报考人员的资质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无损检测人员报考条件
----------------------------------------------------------------
| | 报 考 级 别* |
|报考人员|--------------------------------------------------|
| | Ⅰ | Ⅱ | Ⅲ |
|的条件 |从事本专业 |持Ⅰ级证时间 |持Ⅱ级证时间**|
| |实习时间(年) | (年) | (年) |
|--------|----------------|--------------|----------------|
|无损检测| | | |
|专业大专| ------ | 1 | 3 |
|以上学历| | | |
|--------|----------------|--------------|----------------|
|其它理工| | | |
|科大专以| 0.5 | 2 | 3 |
|上学历 | | | |
|--------|----------------|--------------|----------------|
|中专以上| 1 | 3 | 5 |
|学历 | | | |
|--------|----------------|--------------|----------------|
|其他学历| 2 | 4 | 6 |
----------------------------------------------------------------

*报考Ⅱ、Ⅲ级的人员必须持有所报专业低一级的有效证书。
**报考Ⅲ级的人员必须持有两个及以上证书,其中必须含有UT或RT方法以及所报考的方法,并以持报考方法Ⅱ级证的时间计算。
2、报考人员身体素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且不是色盲,矫正视力在1.0以上。

第六章 考核
第十七条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考核内容包括资质审核、理论考试、基础操作考试、专业技能考试、专题技术总结和口试等,报考人员应按表2规定参加考核。
表2 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内容
------------------------------------------------------------------------------------
|考核| 基本考核 | 专业技能考试 |专题|口试|
| 内|------------------|------------------------------------------|技术| |
| 容|资质|理论|基础操|厚壁管|小径管|结构件|热交换|锻件|铸件|总结| |
|检 |审核|考试|作考试|焊缝 |焊缝 |焊缝 |器管 | | | | |
|测 |----|----|------|------|------|------|------|----|----|----|----|
|方法|1 |2 | 3 | 4 | 5 | 6 | 7 |8 |9 |10|11|
|----|----|----|------|------|------|------|------|----|----|----|----|
|UT|○ |○ | ○ | ○ | | ● | -- |● |● |● |● |
|----|----|----|------|------|------|------|------|----|----|----|----|
|RT|○ |○ | ○ | ○ | ● | -- | -- |● |● |● |● |
|----|----|----|------|------|------|------|------|----|----|----|----|
|MT|○ |○ | ○ | ○ | ● | ● | -- |● |-- |● |● |
|----|----|----|------|------|------|------|------|----|----|----|----|
|PT|○ |○ | ○ | ○ | ● | ● | -- |● |-- |● |● |
|----|----|----|------|------|------|------|------|----|----|----|----|
|ET|○ |○ | -- | -- | -- | -- | ○ |-- |-- |● |● |
------------------------------------------------------------------------------------

表2中:“基础操作考试”为锅炉压力容器板状对接焊缝检测的考试。
“锻件”为汽轮机叶轮、叶片、护环、大轴和螺栓等零部件。
“铸件”为铸造三通、阀体、汽缸等零部件。
○为必考项目,●为选择项目,考Ⅰ级者不考选择项;考Ⅱ
级者至少选5、6、7、8、9项中的一项。考Ⅲ级者(除
ET外)至少选5、6、7、8、9项中的二项并考核10、
11项。
第十八条 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基础操作及专业技能)考试的具体要求见表3--1、3--2、和3--3。表3--1 理论考试试题量及计算问答题比例
----------------------------------------------------------------
| 级 别 | Ⅰ | Ⅱ | Ⅲ |
|------------------------|----------|----------|----------|
|检测| RT、UT |40(题)|45(题)|50(题)|
| |------------------|----------|----------|----------|
|方法| MT、PT、ET|30(题)|35(题)|40(题)|
|------------------------|----------|----------|----------|
|计算、问答题所占分 | 20 | 30 | 40 |
|数比例% | | | |
----------------------------------------------------------------
表3--2 理论考试试题内容与比例
--------------------------------------------------------------------------
|级 别| 内 容 与 比 例 |
|------|--------------------------------------------------------------|
| |1、无损检测方法及相关技术术语 10% |
| Ⅰ |2、报考方法的原理及安全防护 20% |
| |3、报考方法所使用设备、仪器的性能和检测程序 50% |
| |4、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受检部件的相关知识及其他 20% |
|------|--------------------------------------------------------------|
| |1、无损检测概论及相关标准 15% |
| |2、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电站设备制造工艺、金属、焊接和 |
| Ⅱ | 热处理的基本知识30%。 |
| |3、报考方法的基础理论、检测工艺和安全防护 40% |
| |4、报考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性能及相关知识 15% |
|------|--------------------------------------------------------------|
| |基|1、有关规程和标准的基本知识 20% |
| |础|2、非报考方法检测原理、工艺和安全防护等 45% |
| |知|3、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电站设备材料、制造工艺、金属 |
| |识| 材料、热处理和焊接等基础知识35% |
| |--|--------------------------------------------------------------|
|Ⅲ|专|1、报考方法的原理、工艺、设备仪器和安全防护 60% |
| |业| |
| |理|2、报考专业方法的标准、规范及技术管理 40% |
| |论| |
--------------------------------------------------------------------------
理论试题分为是非、选择、填空、计算与问答五个类型。
表3--3 实际操作考试要求
--------------------------------------------------------
|级别| 内 容 |比 例|
|----|--------------------------------------|------|
| |1、报考方法所使用设备仪器的调试与操作|25%|
|Ⅰ |2、典型部件的检测操作 |40%|
| |3、缺陷的识别与记录 |25%|
| |4、熟练程度 |10%|
|----|--------------------------------------|------|
| |1、报考方法所使用设备仪器的调试与操作|20%|
|Ⅱ |2、检测规范的选择 |30%|
|和 |3、考核项目试件的检测操作 |20%|
|Ⅲ |4、缺陷识别与评定 |20%|
| |5、检验报告 |10%|
--------------------------------------------------------
第十九条 口试方法是根据报考人员所从事的无损检测工作简况、专题技术总结以及应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综合判断报考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成绩分优、良、中、差四级。
第二十条 各级人员考试合格标准
表3--4 考试项目合格标准
----------------------------------------------
| | 合 格 标 准 |
| 考试项目 |----------------------------|
| | Ⅰ | Ⅱ | Ⅲ |
|------------|--------|--------|--------|
| 理论考试 |≥70分|≥75分|≥80分|
|------------|--------|--------|--------|
|基础操作考试|≥80分|≥80分|≥80分|
|------------|--------|--------|--------|
|专业技能考试|≥80分|≥80分|≥80分|
|------------|--------|--------|--------|
| 口 试 | -- | -- |优、良 |
|------------|--------|--------|--------|
|专题技术总结| -- | -- |优、良 |
----------------------------------------------
第二十一条 补考
1、报考Ⅰ、Ⅱ级的人员,考试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补考一次;报考Ⅲ级的人员除理论和基础操作外,其余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补考一次。
2、考委会在3--12个月内安排补考。补考成绩不合格或无故不参加补考,原成绩不予保留。

第七章 资格证书及有效期
第二十二条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由电力部锅监委统一印制,各级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级锅监委颁发证书并报上一级存档备案。资格证书可在全国电力系统中通用。
第二十三条 资格证书认可有效期:Ⅰ、Ⅱ级为三年,Ⅲ级为五年。持证人员在有效期满前半年内向发证锅监委提出申请,符合免试条件可延长一个有效期。资格证书过期无效。
第二十四条 免试
1、无损检测人员同时具备下述三条要求,且持有有效证明文件及材料,可延长一个有效期。
1)持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无损检测工作;
2)未发生漏检、误判等技术责任;
3)工作质量一贯优良。
2、免试的审核、签证由相应的锅监委办理。
3、持有某种方法的Ⅲ级资格证书的人员,在报考另一种方法时,可免试“基础知识”。
第二十五条 复试
不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延长持证有效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工作由相应的考委会组织进行。
1、复试科目只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笔试内容侧重于考察报考人员对有关的新技术、新标准的熟知程度;实际操作考试是考察操作水平是否保持了相应级别的要求。

2、复试考核的合格标准同考试项目合格标准。
3、资格证书的签发同初试人员的办法。
第二十六条 发证单位应对无损检测持证人员实行监督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直至吊销资格证书。
1、图改或转让资格证书;
2、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或造成质量事故;
3、严重漏检或误判;
无损检测资格证书被吊销者,两年内不准参加资格考核。
第二十七条 各级锅监委对考委会委员在执行考核公务中有询私舞弊行为或玩忽职守者,将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销其考委会委员资格。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电力部锅监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1995年5月1日起执行。
附件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复试)申报表 编号------
--------------------------------------------------------------------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 |
|--------|--------------|--------|------------------| 像 |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 |
|--------|--------------|----------------------------| 片 |
|邮 编| |电话| |职称或职务| | |
|--------|--------|----------------------------------|--------|
| |起止时间|学校名称| 专 业 | 证书号 |备 注|
|最高学历|--------|--------|----------|------------|--------|
| | | | | | |
|--------|--------|--------|------------------------|--------|
|从事无损|起止时间|工作单位| 无 损 检 测 方 法|备 注|
|检测工作|--------|--------|------------------------|--------|
|简历 | | | | |
|--------|------------------------------------------------------|
| |无损检测方法 |UT |RT |MT |PT |ET |
| |--------------|------|------|------|------|------|
|持证情况|*|级 别 | | | | | |
| |原|----------|------|------|------|------|------|
| 及 |有|取证时间 | | | | | |
| |证|----------|------|------|------|------|------|
|报考级别|书|发证单位 | | | | | |
| | |及证书号 | | | | | |
| |--------------|------|------|------|------|------|
| | 报考级别 | | | | | |
|--------|----------------------------------------------|------|
| |序号| 名 称 |页 数|
| |----|----------------------------------------|------|
| |1 |体检表* | |
| 所 |----|----------------------------------------|------|
| 附 |2 |资质证明材料* | |
| 材 |----|----------------------------------------|------|
| 料 |3 |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简历、奖惩、及其他* | |
| |----|----------------------------------------|------|
| |4 |专题技术总结 | |
|----------------------------------------------------------------|
| | 报考人所在单位 | 省局锅监委初审 | 网局锅监委复审 |
|审| | | |
|核| | | |
|意| (章) | (章) | (章) |
|见| 签发 | 签发 | 签发 |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提交复印件